初试 Claude Code
由于近来在使用 Roo Code 时遇到崩溃的情况,导致我被迫寻找一些备用方案。Claude Code 作为近几个月来最火热的 AI Coding Agent,自然是我第一时间能想到的选择。
配置
Claude Code 最开始只支持 Linux 端,Windows 端要使用需要在 WSL 中运行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,现在也是可以直接在 Windows 电脑上使用了。为了避免昂贵的 Claude 模型订阅费用,我使用 claude-code-router 来接入我自己的 API Key。
上手体验
刚刚上手时给我的感觉是很震撼的,TUI 程序相比于 Roo Code 这种基于 Web 技术的笨重的 VSCode 形态的应用还是轻量太多了。并且 Claude Code 的 TUI 的设计做得还是很好的,斜杠指令、@ 选择上下文等功能也具备。
在第一次启动时会自动在 VSCode 中安装 Claude Code 插件,可以说这个 setup 体验还是很好的。
但是好话也就到此为止了,接下都是吐槽了。
吐槽
不够开箱即用
比如常见的 AI Coding Agent 该有的功能:
- 调用工具或写入文件等操作时的自动允许
- 需要人来接管时的音效提醒
这些都默认不启用,需要自行摸索。
切换模式(分为普通模式、自动模式、Plan 模式)的快捷键在程序内没有提示,需要自行查文档。
不自带自动存档点功能,需要通过第三方插件实现。
以上这些问题在普通的 VSCode 插件上可能不会很明显,因为对于普通的 GUI 应用来说,用户会很自然地到设置界面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功能。但对于 CLI 程序来说,用户很可能需要调用一些特殊命令(比如启用音效提醒需要调用 claude config set -g preferredNotifChannel terminal_bell
这个命令)或者是修改配置文件才能完成需要的设置,这也导致用户上手门槛的提高。
不过好在 Claude Code 的用户都是程序员,自适应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🐶
MCP 能力太弱
首先是不支持 MCP 的 Resources 和 Prompts。
不支持 Prompts 我能理解,毕竟 MCP 的 Prompts 目前不怎么看到被使用。但是 Resources 还算是有一些 MCP Server 在用的吧,也没有支持。
其次是目前在 Claude Code 中调用的 Agent 获知可用的 MCP 服务器以及对应有哪些工具可用还是通过系统提示词实现的。
对于系统提示词中不明确的 MCP 服务器,在用户要求调用时,Agent 会尝试通过自带的 listMcpResources
工具来获取目标 MCP 服务器上可用的工具,但是这个工具至少在我使用的过程中完全没法正常获取 MCP 服务器定义的工具和资源。